合作单位
您现在的位置:西柏坡基地 >> 红色传承
山河作证: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叩问初心
来源/作者: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5-12 09:43:17     浏览次数:0

西柏坡培训.jpg

车轮碾过太行山脊的晨露,学员们向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进发。这座藏在群山褶皱里的小村庄,却曾托举起新中国的晨曦。当"新中国从这里走来"的题字映入眼帘时,山间薄雾恰被朝阳刺破,仿佛历史长河在此豁然开朗。

西柏坡培训中心的第一课,是在军委作战室旧址前静听时光回响。讲解员轻抚着布满茶渍的搪瓷缸——当年参谋人员用它计算歼敌数字,斑驳的作战地图上,铅笔勾勒的箭头仍保持着出击的姿态。最震撼的莫过于站在九月会议旧址的土炕前,透过泛黄的窗纸,看见院中那株见证过三大战役决策的古楸树,虬劲的枝干与墙上的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手稿形成了奇妙互文,让人恍然触摸到历史的肌理。

转场冉庄的途中,华北平原铺展成广阔无垠的草原。田地里伫立着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灌溉水塔,斑驳的红砖与远处银白色的风力发电机同框而立。在冉庄地道战遗址,当大家躬身穿过仅容一人的地道时,潮湿的土壁渗出水珠,宛如先辈们未干的汗滴。最难忘村口古槐树上那口铸铁钟,抚摸它龟裂的纹路,八百年的年轮里分明刻录着抗战时的警报声。现代科技复原的声光场景中,地雷爆炸的震动从脚底传来,让人瞬间理解何为"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"。

白洋淀的碧波涤荡了所有疲惫。游船推开翡翠般的苇浪,惊飞的须浮鸥掠过天际,与当年雁翎队员驾枪船破浪的身影重叠。在文化苑的实景剧场,白发船工用方言重现"荷花淀派"的经典段落时,满池荷花突然有了血色。特别设计的沉浸式课堂里,学员们分组破译"鸡毛信"密码,当年轻党员用手机闪光灯模拟当年灯光信号时,古今两种光芒在水天之间奇妙交融。

归途穿过雄安新区,智能路灯在暮色中渐次亮起,犹如串起历史与未来的珠链。回望三天行程,西柏坡培训不只是知识积累,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——在太行山的褶皱里读懂"两个务必"的深意,从地道战的智慧中领悟群众路线的真谛,于白洋淀的柔波里感受军民鱼水的情深。当高铁载着学员们驶向繁华都市时,车窗上分明映照出两种景象:窗外是崛起的新城,窗内是学员们郑重书写心得体会的侧影。这片山河作证:红色基因从不是尘封的档案,而是永远鲜活的、奔腾向前的力量。

作者:西柏坡基地官网张老师

返回列表页
王老师
19711939228
高老师
13663110508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