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作单位
您现在的位置:西柏坡基地 >> 红色传承
青松作证:在西柏坡触摸纪律建设的生命年轮
来源/作者: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5-13 09:20:34     浏览次数:0

西柏坡培训基地.jpg


滹沱河翻滚着历史的回声,西柏坡培训基地的青砖灰瓦浸润在晨露中。当来自各地的党员干部抚摸中共中央旧址斑驳的土墙时,《学习中央八项规定--全面从严管党治党 狠抓纪律作风建设》的专题讲义正在他们胸前的党徽里升温。这里不需要炫目的科技装饰,五大书记用过的粗瓷碗、泛黄的《机关节约办法》、军帐里修补十二次的毛毯,都以最原始的形态讲述着纪律建设的永恒密码。

土墙上的纪律基因
在毛泽东旧居的土炕前,讲解员指着一盏煤油灯说:"七届二中全会期间,这盏灯见证过《六条规定》的诞生。"学员们俯身细看灯罩上的烟熏痕迹,仿佛看见历史长夜中被纪律之光照亮的草拟文稿。周恩来办公室的玻璃展柜里,淮海战役期间的账本摊开着,墨迹清晰的"电费折合小米三十斤"字样,与当代党员干部手中的《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》形成奇妙呼应。

专题授课在当年统战部旧址的院落里进行。教授手持1949年中央机关迁移北平前的《物资移交清单》,对照着投影幕布上某腐败案件的赃物照片:"当年带走的是满箱纪律,现在某些人丢下的是满地节操。"山风吹动院中的老槐树,沙沙声里似乎回荡着"两个务必"的叮咛。有位学员在讨论环节激动发言:"原来八项规定不是横空出世,它的根系早就深扎在西柏坡的黄土里。"

绝壁间的忠诚解码
狼牙山棋盘坨的云雾中,五勇士纪念塔犹如刺破苍穹的纪律戒尺。学员们攀着铁链登上"阎王鼻子"险道,石阶上当年民兵运送弹药留下的凹痕,此刻成为最生动的教学道具。在跳崖处,讲解员取出珍藏的史料:泛黄的《晋察冀日报》原件上,"为保群众宁死不进民宅"的铅字依然清晰可辨。

山风穿过纪念碑的瞭望孔,发出类似军号的呜咽。某市纪委书记抚摸着冰冷的石碑,突然想起自己查办的违纪干部:"五壮士用生命守护纪律底线,有些人却为私利践踏红线。"当全体学员在塔前重温入党誓词时,多年前的回声与今日的誓言在绝壁间碰撞,激荡出穿越时空的纪律强音。

热土中的精神萌发
结业仪式设在滹沱河畔的打谷场。夕阳将五大书记铜像的影子拉得很长,学员们捧着特制的结业证书——封面是西柏坡的黄土拓印,内页嵌着狼牙山的松针。班长将集体签名的《纪律承诺书》投入"初心邮筒",这个由当年军邮箱改造的信筒,将在培训基地永久陈列。

返程大巴启动时,突然下起太阳雨。雨帘中的西柏坡忽隐忽现,宛如浸在水墨长卷里的纪律图腾。有位学员在颠簸中写下:"七十年前从这里带走的不是权力,而是满箱戒尺;今天我们带走的不仅是感动,更是植入骨髓的纪律基因。"此刻,狼牙山巅的劲松正在雨中舒展新枝,恰似永不褪色的红色信仰,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生长出更坚韧的年轮。

作者:西柏坡基地官网张老师


返回列表页
王老师
19711939228
高老师
13663110508
返回顶部